十里梅花吴昌硕(一) |
|
作者:SF999 日期:2014年07月19日 来源:SF999传奇发布网 | |
沿墙是先生的照片,独自一人,也有两人.人合影的,人都端正立着,镜头也一律端“庄重得很十几年前,有人拍旧建筑,镜头也是一律的正,端端正正地对着,那些建筑陡然就格外肃穆,这肃穆也叫看的人,位置也得挪着,直到了正对着,一点不偏。人和建筑百余米外,两两相对,叫人的心清静,稳稳的,欲辩已忘言那样,什么都忘了。那样端正的建筑,人也是不可亲近的,更不用说进入,只是看着就好一看着看着,暮色就降下来了。 转身走了,远了才回头,视线的缘由,看小见了,可是心里的感觉,原本那建筑就不应该是人间的。可那是天上的么?似乎也不是:先生的这些照片,也是这样,走廊上还有人,生人和熟人,可是跟边上的人也是不能说话的,只静默看着,看着先生的眼睛,先生眼睛看着的地方,想知道些什么,可总是觉得两个人是各想各的,先生想些什么,总不知道。时间,隔了那么久了,若是近时,见了会问声好么?先生什么口音?大略知道那儿的口爵,先生声音低低软软的,不露声色,不知会心一句什么,哪里是“逝者如斯”,分明就在呀.忽然想起在京城城西一水塘边看荷花,地某先生偕夫人款款而至,问声好,先生却不答,只是半句:“荷花开得正好!”照片旧了,桃花柳絮,秋风雷夜,背后映衬的山石、花木、屋宇、小径,落了灰尘,拭去,再落,再拭去,终究…丝丝儿的灰尘浸染了,风声鸟呜也在花儿叶儿那儿敛着,人看不见的Ⅱ寸候,淡淡积墨一样,悄然留在了那儿。看得久了,许久不动的时候,照片里的人也在凝神,眼睛犹疑地亮起来,这个人怎么在这儿呢?他认识么?这是在哪儿呢?这熙熙攘攘的尘世,怎么那么乱,那么陌生。看的这人走了,照片里的先生却似乎从哪儿返身回来,独自默默凝视。外面是空的,那看着的人,也只能是空着的,落不到哪儿。 照片。一帧,有趣,却是肃穆。先生坐在某佛龛空处。那石佛哪儿去了?空留下一小块可以倚人处。先生只半坐着,顺从地半坐着,他自然是知道,这里哪儿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坐的。他只是心里的灰尘要清净一下,淡淡水墨的清净一样。可是先生的心里,“十指参成香色味,一拳打破古来今”,是“渊默如雷”。先生的“渊默”也确曾把赵石农所赠的虞山砂石砚池磨穿了。这个静默的人也真是可怕。那么轻,那么沉。一帧,是先生和谁端坐的照片。正襟危坐。古人的“危”字用的真好。现在,只有用的分儿。,先生神色安然,细看却略略凝重。先生这时起居应该不错,照片虽是黑白,却感到面色滋润,衣衫亦十分整洁.、先生的这帻照片,也许是听从某人指点,在红花瓣上加染了西洋红,求者纷纭之后么。一帧,是和一位日本人的合影。那人绾着发髻,一身和服。和服簇新,且上了浆,围在身上那样,有格外的气派。先生则外罩短衣,头戴白色礼帽。比起日本人的和服,通身的完整,先生虽然神闲气定,打扮上却显得支离。先生的书画,在日本有许多好家,可是他却没有吸收过日本画的寂静和孤高。 一帧,是先生去世前几天,和王一亭还有一个人在病榻前照的。先生勉力站着,两只眼睛略略外分,无神,黯然,已经有点气息奄奄。先生在想些什么呢?这照片是谁的提议呢?是王一亭和那个人去看他,还是他们偶然遇在一起,王一亭提议的?还是先生自知不久,要留下这帧照片?我们不得而知。我们只是知道这个人,就要离开人世了。先生已经没有一点力气,要歇息了。他的气力因那一张张柔软的纸,可以耗尽所有力气的,就要快用尽了。先生的嘴微微张着,想要说些什么,可还是什么都不说了吧。先生这一生,满足还是遗憾,先生自己觉得怎么样呢?照完相,老友亦是学生的王一亭要走的时候,先生会和他说几句什么话呢?人之将死,其言也哀,先生的“哀”会是些什么呢?川端康成有《临终的眼》,先生留下的话,也该是耐人寻味的。王一亭的手,在分别那一会儿,是会触着先生的手的。另一种亦师亦友的肌肤之亲,男人之间的肌肤之亲,那最后松开的一瞬,先生的手指,那留恋、无力,那无力的留态。王一亭转身出门,该是要号啕大哭的。号啕毕,王一亭会沮咒老天吗?一代英杰,几代天成,怎么就老了? |
|